2024年11月22日

福音时评| 中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社会和教会均面临巨大挑战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8月20日 19:49 |
播放

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健委于8月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郝福庆介绍:国内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超过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供给明显不足,特别是普惠性服务供不应求。各方研究和国际经验也表明,发展托育对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育意愿,具有显著效果。为此,《指导意见》重点围绕5个关键词下功夫,也就是“基本、普惠、投资、收费、减负。

基本,就是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指导意见》提出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完善婴幼儿照护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突出对幼有所育的基本民生保障。

普惠,就是着力增加普惠性服务。发展公办托育机构,带动社会力量投资,支持用人单位举办,建设社区服务网点,探索家庭托育模式,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通过以上多种渠道,鼓励多方积极参与,有效扩大普惠性服务供给。

投资,就是加大投资支持力度。拓宽托育建设项目申报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建设补贴,通过中央投资的支持和引导,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投资力度。

收费,就是规范各类服务收费。明确公办托育机构收费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加强对普惠托育机构收费的监管,合理确定托育服务的价格。

减负,就是减轻机构经营负担。托育机构水电气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各地要建立托育机构关停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落实疫情期间纾困政策。

新闻发布会的大背景 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8月1日,《求是》杂志刊发署名为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的文章《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

文章指出,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一是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二是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近年来总和生育率降到1.3以下,低生育率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均衡发展的最主要风险。三是老龄化程度加深,预计2035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四是家庭小型化,2020年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较2010年减少了0.48人,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五是区域不平衡,一些生态脆弱、资源匮乏地区人口与发展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官方首次确认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正式迈进人口负增长时代。十四五,即2021年到2025年,换句话来说,几乎可以说就是现在。事实上,根据2021年的人口数据,我国很可能从2022年起就已经进入了人口负增长时代,只是这个消息尚需要时间确认,就算今年没有负增长,最迟明年也就是2023年中国必定会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人口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亿,比2020年末仅仅增加了48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注意,这里是千分号而非百分号),创历史新低。可以说,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人口负增长时代”的门槛上,只是不清楚具体何时跨过去这道门槛罢了。

人口负增长时代的中国社会和教会均面临巨大挑战

现在,经济负担重、子女无人照料和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因素已经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障碍。

现在,国家卫健委指出了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首要因素,然而指出问题跟解决问题完全是两码事。而就算子女照料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中国的人口形势也非常不乐观。外部因素说白了就是钱,没有钱,人们就不敢生孩子;内部因素则是年轻人婚恋以及生育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子,就算生孩子大部分家庭也只愿意生一个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近年推出了“三孩政策”,可是根据统计数据看,并没有收到期待的效果。

人口是文明的基本载体,人口变化会对一国文明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其影响甚至有时候大于制度变革所产生的作用力。因此,人口负增长是深刻影响未来我国历史发展轨迹的大事,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层面都将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在人口负增长的大时代背景下,教会和信徒自然难以避免其影响。事实上,现在在许多地方的教会尤其是农村教会,信徒老龄化问题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突出,教会聚会的时候一眼看上去,几乎全部都是老年人,年轻面孔非常稀少。再加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教会“后继无人”的现象正在越来越加剧。以利亚先知求雨的时候说他已经听到多雨的响声了,同样,现在,中国教会也听到了信徒不断老龄化和负增长的响声。因此,现在是为了将来做预备以便将来能够很好的度过去的时候了,就像约瑟在埃及地所做的事情一样。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